自從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兵凶戰危之勢似難避免。於是,台灣會不會成為另一個烏克蘭?已成為世人的疑問。根據聯合國在8月27日公布的統計數據,俄烏戰爭持續半年來,烏克蘭平民已枉死逾5600人。烏克蘭軍方則透露,目前烏方一共有9000軍人戰死!
如果我們不希望台灣變成另一個烏克蘭,就應想辦法避戰,體現止戈為武的智慧,及早走出戰爭的陰影。而最重要的突破口之一,就是盡速恢復小三通,讓金門和馬祖這兩個歷經多年戰爭洗禮的島群,成為和平的中介與和解的希冀。
2019年1月2日,大陸方面提出了「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備受矚目。其中,針對金門與馬祖特別提出了通水、通電、通橋和通氣(天然氣)的「新四通」倡議。而通水部分,在金門業已完工落實,目前金門大約有1/3的日常供水來自泉州的晉江圍頭。至於其他通聯措施,仍有待兩岸繼續努力,直接對話溝通,促其實現。
近期台北市長柯文哲到金門訪問,特別提議應及早興建金廈大橋,引起金門人的熱烈回響。這不但符合廣大的民意,也是讓兩岸同胞共蒙其利、趨吉避凶的智慧抉擇。但對於執意聯美抗中,主張大量購置殺傷性武器、讓軍火掮客漁利的政客而言,這座和平之橋卻將打破一些人大發戰爭財的幻夢,他們一定會動用網軍和媒體,堅決反對到底!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檢視美國面對俄烏戰爭的作為,就不難掌握真相了。
美國國會在5月10日批准對烏克蘭提供總額398億美元的援助撥款,比原先拜登政府要求的330億軍援計畫,竟然還多出近70億美元。其中除了少量的人道援助外,絕大多數均用於購買美國軍火商供應的武器、彈藥和戰略物資。換言之,這也就是「中國人建大橋,美國人賣軍火」,直接將左手的美援預算轉交給右手的軍事工業綜合體。在這一交易當中,國會議員、軍火集團以及部分政府官員,既是施惠方也是得利者。至於烏克蘭人,則提供戰場、軍人和寶貴的生命與家園。
試想:台灣真的會仿效烏克蘭打這麼一場仗嗎?真的會願意讓台灣變成另一戰場嗎?而民進黨政府又真的願意為台獨而犧牲自己的生命財產和民眾的尊嚴福祉嗎?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究竟怎麼辦?只有放棄台獨,回到憲法一中與九二共識;選擇和解,推動和談,積極促進兩岸交流與對話,這才是轉圜的關鍵與和解的契機。若在金馬小三通與新四通議題上尋求突破,並提出積極的對案,未始不能峰迴路轉,重建兩岸對話的平台。
自從1949年以來,國共對峙,金馬淪為戰場。30多年間,前線同胞承受的炮彈多達100萬發,死傷枕藉。為了避免兩岸零和對峙,以及因中美競爭對抗而使台海情勢惡化,近年來,金門人主動提出「金廈一日生活圈」的合作倡議,並以先試先行、共富共榮的方式累積實踐經驗,尋求兩岸關係的新突破。
自2000年「小三通」開航以來,20年間已有逾一千萬人搭乘此一便捷的交通工具,在高峰期間,平均每天有60多個海空航班來往兩岸,形成「同城化」的共同生活圈,也給金門、馬祖兩地帶來經濟繁榮的盛景。但小三通目前已停航達兩年半之久,唯有積極主動,及時開展對話,並恢復航程,才能化干戈為玉帛,轉危為安,追求互利與雙贏!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