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剛剛從杭州返回台北隔離,看到台灣疫情打亂正常生活與死亡數在攀升,民怨四起。不由得想起杭州的疫情部署,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鑒,杭州從來不喊超前部署,只是埋頭苦幹科學治理。杭州自3月初爆發四季青街道疫情以來,持續以「三區管控」模式,精準抓出陽性人員,且陽性人員一直都是在集中隔離所檢驗出來,相對於上海、北京有一些中高風險區域,杭州市全域一直保持低風險。

由於是低風險區域居民在行程碼上面沒有帶星號,只要持有48小時的核酸檢測陰性,杭州市人員進出城市是通暢自由,整個經濟的動能和運轉傷害降到最低。

杭州對於疫情的部署是「三區管控」,分為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硬隔離封控措施,卡口實行24小時值守,僅允許保障生活物資、醫療防護轉運車輛(人員)進出,對因就醫等緊急情況確需外出的人員落實閉環管理;管控區實行「只進不出、人不出(管控)區、嚴禁聚集」管控措施,僅開放生活保障場所,守好「小門」。

防範區嚴格限制人員聚集,嚴格落實進入室內公共場所預約錯峰、測溫、掃(亮)碼、戴口罩以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測溫、掃碼、戴口罩等措施。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場所合理控制購物人員數量。除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外,其餘區域按照杭州市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要求開展相關工作。

杭州近期設立1萬個免費核酸採樣點,在政府、公司、社區、地鐵站、菜市場等人口密切的場所,進行常態化檢測,採用的是20個人混一管。混採用到的醫用耗材有拭子(棉簽)、一次性病毒採樣管和樣本保存液。參考公開的採購公告,一支 20混1的病毒採樣管(包含保存液和20只採樣拭子),價格最低也要6元(人民幣下同)。根據杭州疫情防控發佈會的數據,光4月28日這一天,杭州就採樣了743萬人次。一輪下來,1000萬人次的採樣量是很保守的數據。1000萬人次,也就是50萬管樣本。採購價為1.6元的新冠提取純化試劑,需要用上50萬份。

這樣算下來,一輪新冠檢測的耗材成本,就至少有400萬。加上人工成本1500萬,48小時內做一次快篩,也就是用每天950萬的成本去槓桿一個年GDP1.8兆的城市持續正常運轉。這個帳算起來還是划算的,整個社會經濟沒有停下來,杭州人民可以繼續熱火朝天的推進基礎建設來準備亞運會,靜待亞運會帶來豐厚的商機。

隨著台灣疫情失控,確診數飆升,確診黑數不明的情況下,政府官員一邊嘲笑大陸快篩是便宜貨一邊眼睜睜看著人就這樣死掉,醫療量能接近崩潰,基層醫護疲於奔命,超負荷工作。

對比民進黨口中的萬惡政權中共,在疫情中的大力推動快篩清零。並非不計代價,人家是經過審慎科學的測算,用快篩維持社會運轉,人死最少,經濟的傷害最小。我們今天除了對杭州的行政治理望洋興嘆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只能默默發現台北的總統府經濟帳算不過杭州市政府!(作者游智彬為桃園市議員擬參選人、賴榮偉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