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黨部大門。(中評社 張嘉文攝)
針對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張建金廈大橋一事,曾任金門縣副縣長的新黨主席吳成典向中評社表示,金廈大橋能讓金門從離島變成半島,金門人的生活條件能大大改善,金門鄉親大多樂觀其成,但這議題他這2、30年來一直都在爭取,目前兩岸政治不對盤,不可能去談。
吳成典說,因此有兩件事對目前的金門來說至關重要,一是盡快恢復小三通,這是燃眉之急;二是爭取廈門通往大嶝島的地鐵,再延伸約二公里的距離通到金門島,同樣可以達到類似金廈大橋的功用,且更為實際。
台灣民眾黨首度在金門設立服務處,柯文哲18日特地到金門主持揭牌,除了見自家黨員,也和國民黨金門“立委”陳玉珍及金門縣長楊鎮浯碰面。柯說,自己主張興建金廈大橋,因為金門是解決兩岸紛爭很好的示範地點,更表示“做一條橋,金門的問題就解決一半”。此話一出引來綠營的全面批判。
吳成典對此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金門跟廈門如果能有一座橋通在一起,對金門的幫助很大,能把金門從離島變成半島,條件改善很多,譬如水電問題統統解決,民眾遇重大疾病需就醫就不用再搭飛機等等,金門人的生活品質會大大提升。
吳成典說,所以對金門人來講,如果能有橋從廈門通到金門,當然是最好也非常歡迎,且對兩岸關係有和緩作用,不要這麼劍拔弩張,兵凶戰危,金門人當然是高興甚至是鼓掌叫好的。
吳成典認為,但依目前兩岸政治不對盤的狀況,金廈大橋看來是連談都不可能談,而柯文哲談這議題被綠營圍剿也是正常,他被因此被罵了2、30年,甚至是以前小三通要啟動時,被綠營形容這是大陸的木馬屠城記,但通了這麼多年,為什麼沒發生?所以綠營的謾罵不重要,重要在於說台灣方面到底有沒有這個決心要去跟大陸商量,如果有的話,這些東西都是可行的。
由於金廈大橋目前完全沒有談的機會,吳成典強調,有兩件事對金門來說至關重要,第一是小三通能盡快恢復正常,這是金門目前的燃眉之急。他說,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小三通一天從金門、廈門有40個航班來回,因為祗有半個小時的航程,40幾個航班來回,這跟橋梁往來的交通量能差不多可說是等量,如果小三通都不能恢復,要談金廈大橋,不覺得是緣木求魚嗎?
第二件事,吳成典說,金門跟廈門最近的距離大約祗有兩公里多,目前廈門島正在興建一條地鐵,要通往大嶝島,如果再往前兩公里,大約就是從新北板橋的捷運江子翠站到台北的龍山寺這樣的距離,就可連接金門島,地鐵有軌道,準時且時間短,不受颱風影響等等的功能,從廈門到大嶝島再到金門的地鐵,都會比金廈大橋來的實際有用。而重點的重點就是政府能不能去談。
吳成典強調,金門人當然都希望解決這些問題,很多政治人物到金門也大多會談到這些問題,但講直白些,就只是吃金門人豆腐而已,也沒有真的去做,所以金門人大多認為,這些話聽一聽都很好。
至於柯文哲現在談這議題被聯想是要搶國民黨在兩岸市場的票?
吳成典說,他不想去預測柯文哲意圖,但只要能對兩岸關係和緩的想法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