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中美關係會提前崩盤嗎?

七月十九日,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率領的「大西洋理事會」訪問台灣。艾斯培表示,「一中政策」已經沒有用,應該要遠離戰略模糊。「台灣是這場戰役的前線,我們支持民主就是對抗中國的信念」!

 

艾斯培表示,現在西方民主國家應該站出來,支持台灣。目前在華府政策中,有一共識就是重新宣導,告訴台灣新的決定,這些政策包括:大膽提升國防預算、發展不對稱戰力,也包括延長徵兵制與兵役期限,增強後備戰力跟動員能力。

 

就在這氛圍下,美國參議院正積極推動「台灣政策法案」的立法進程,儘管白宮表達了對中美關係與兩岸情勢的憂心,而一部分參議員也自我限縮,修改了其中部分內容,但這項立法工作的核心宗旨是:加速台海備戰,不惜讓中美關係徹底崩盤,迫使中共提前動武,最後導致中國大陸「二○三五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任務面臨重挫。至於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因台海戰爭而引爆,則在未定之天。

 

為什麼美國國會要挑起這樣的對立情勢?其中主因,是他們絕不容忍中國取代美國,成全球第一大製造業基地與首要的貿易強國,並且在意識形態、發展策略與文化選擇上逐漸取代美國,成為「美國優先」之外,發展中國家的另類選擇。

 

基於此,他們要藉新法取代一九七九年的「台灣關係法」,讓美國「一個中國」與「反對台獨」立場改弦更張。這不啻承認過去四十多年的對華政策失敗了,而且寧願面對中美斷交和兩岸戰爭,也不容避戰與和解。換言之,台灣必須成為戰爭代理人,並且堅定不移的增強戰力跟動員力,迎戰到底!

 

另方面,中國大陸面對美國的步步進逼,卻採取下列的因應對策:

 

一、強化中俄關係,形成背對背、肩併肩,相互扶持的夥伴關係。

 

二、擴大「上海合作組織」與「金磚會議」的功能與規模,將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等國逐步納入,形成與「北約」隱形對抗的態勢。

 

三、緩和與印度的對峙關係;強化與中亞各國的合作,藉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鐵路計畫擴大「一帶一路」的建設規模,形成「陸權國家合作抗衡海權大國」的新格局。

 

四、夯實國力,促進生產力,在疫情中擴大對世界各國的物資供應。大陸海關總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七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人民幣廿三.六兆元,年增長率十.四%。其中出口十三.三七兆元,年增長十四.七%;進口十.二三兆元,年增長五.三%。進一步細分,中國對東協、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值為人民幣三點五三兆元、三點二三兆元和二點九三兆元,年增率為三.二%、八.九%和十一.八%。這反映出中美經貿的互賴形勢不減反增,歐盟亦然。

 

由於當前美國國內政治、經濟、族群環境不佳,在這樣的局面下推動「台灣政策法」,勢將激起千堆浪!但拜登政府若意志堅決、無畏艱辛,在立法與行政合作下仍有可能讓其成為現實,並確立中美全面對抗的新情勢。

 

問題是:拜登是否真有這樣的決心讓此法通過,是否會在最後階段動用否決權?是否會在期中選舉前,作成中美關係全面崩盤的決定?(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