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今討論退燒藥限購令 藥師沈采穎批製造恐慌

劉品希採訪

食藥署今天(26日)將開會討論退燒藥管制限購方式,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表示,據她所知,雙北都沒有搶購「乙醯胺酚」退燒藥情形,政府應從源頭管制廠商出口,而非禁止民眾購買,批評這根本是在製造恐慌。

中國大陸地區疫情嚴峻,搶藥潮蔓延周邊國家,國內「普拿疼」退燒藥缺貨,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表示,與「普拿疼」同樣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其他廠牌藥物也被大量採購,研擬啟動階段性管制措施,先由藥局勸導限制民眾購買數量,若缺貨情況嚴重,考慮祭出暫時性實名制。

食藥署26日開會討論退燒藥限購方式,藥師公會全聯會則已自主在群組內發布表單,請基層藥師婉拒大量販售口服退燒藥品,單次購買以80顆為限。

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26日受訪時表示,政府根本是在製造恐慌,據她所知,除了「普拿疼」缺貨,雙北並無搶購「乙醯胺酚」退燒藥的情形,每個藥局都有貨,在幾千名藥師的群組,也只有1人反映有遇到一名顧客買比較多盒,她希望政府不要把特例當通例,應清楚說明哪個縣市有搶購狀況。

沈采穎認為,民眾就算寄藥到國外也是寄個幾盒而已,但廠商出口一次就是幾萬盒,政府第一步該做的應是從源頭限制出口,而非從末端要求民眾不要購買。她說:『(原音)我覺得政府現在要做的是,應該是要先限制出口啊,不是先限制人民購買啊,出口的量可能是幾萬盒、幾十萬盒,這個第一步不做,沒有先把貨留在台灣,然後就叫人民不要買,繼續出口,那貨永遠不夠啊,這本末倒置啊。』

沈采穎指出,台灣的原料藥主要來自大陸,她12月13日就已呼籲政府盤點庫存,若原料不足,就趕快另闢來源,並請廠商增產,如今已錯過時機,世界各國廠商一定都在搶原料。

沈采穎也說,藥師公會全聯會發文呼籲限購8盒,但可能有民眾買完出去後,再回頭購買,「這是一個很可笑的政策」;她也認為實名制不可行,除非將所有「乙醯胺酚」集中在指揮中心或食藥署,否則各廠牌的包裝、粒數、成本、售價皆不同,要採最低標準還是最高標準?此舉反而可能讓民眾買到更貴的藥,且會出現個別藥局供貨不足的問題。

原始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