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柯競獨 侯才是中美公約數 發佈留言 / 新聞中心 / 作者: 新 黨 www.NP.org.tw ▲王毅與布林肯(圖/新華社)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3日在印尼舉辦的東協外長會議舉行場邊會談。這是繼6月中布林肯訪問北京之後兩人再度會談,美國財長葉倫1周前剛訪問大陸,氣候特使凱瑞也將在16日訪中,中美高官頻繁互動,可見雙方都相當重視關係的改善。若高階官員會面一切都進行順利,9月G20「拜習會」的可能性甚大。 日前北約峰會剛結束,其中對於中國在全球的政經擴張,及深化與俄國關係等都大肆抨擊,但仍願意保持與中國建設性往來。尤有進者,北約還邀請了亞太的日、韓、澳、紐四國與會,並加強合作針對中國,儼然形成海權國家圍堵中俄兩大陸權國家的格局,自然不利美中關係的發展。 但在商貿方面,目前北京對美採取開放態度,雖然葉倫的訪問效果有限,但因訪賓謙卑的態度,至少建立了相當友善的交流氛圍。在外交方面,北京的態度還是相對保守,尤其是有關台灣問題。而在軍事方面,北京仍舊拒絕與美方往來。因而,此次印尼的「布王會」是否會有所進展,還需要觀察。 在此美中均有意緩和關係的情況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當台灣總統可以走入白宮,我們所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經達成了。」被外界認為他仍是在走台獨路線,並且遭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諷刺,「台灣的總統應帶領台灣走向世界,我們是要當台灣的總統,不是選美國州長,更不是應徵白宮的外傭。」 賴清德在8月可能利用參加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時的機會過境美國,他的最新說法有可能想迎合美方,以增加美方的加持來拉抬選情,但其中透露的台獨意涵卻明顯挑戰美方的底線。這番言論對他訪美是加分或是扣分,很快就會揭曉。而柯文哲雖批評賴的說法失去國格,但他又說,「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讓台灣被全世界承認,不單只是被一個國家承認」,其一中一台或是兩個中國的立場,更比「務實台獨」的賴清德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形之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溫和的中間路線,較與當前的美中新形勢相匹配。由於侯友宜已公開表示接受九二共識,並主張在當選之後要與對岸積極協商,以便建立機制來確保兩岸和平,而北京也立即發出善意的回應,這自然對於緩和兩岸關係有極大的助益。 在美中加速改善兩國關係,控管風險的大環境下,相對賴清德和柯文哲競爭「台獨」,侯友宜主張的國家路線才是中美之間最大的公約數 。雖然AIT主席羅森柏格強調美國不會在明年的台灣大選中選邊站,但賴清德若觸及中美紅線,仍可能影響他目前民調領先的局面。 (作者為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